奇石《小雞出殼》專家估價1.3億元
小雞出蛋殼
九月的收藏界激蕩著一個傳奇:在新疆瑪納斯縣徒步旅行的驢友王天凱,撿回了一塊3噸重的石頭,經(jīng)過權威機構的檢測、鑒定,發(fā)現(xiàn)是一塊碧玉原石。如果按目前普通碧玉1500元/公斤的價格計算,該塊碧玉值450萬元。
或許,王天凱只是個普通的驢友兼石頭收藏愛好者,不過,像他這般幸運的人畢竟只是少數(shù)。
其實,如今收藏市場上,翡翠和和田玉的價格一直居高不下,很多石頭收藏愛好者對其望而卻步。但是,著迷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的人們,開始玩起了別的石頭——奇石,即天然形成的形狀不一般的石頭。
記者了解到,目前收藏市場上奇石的身價并不低,并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呈現(xiàn)暴漲之勢。在長沙,收藏奇石的群體也在逐漸擴大,越來越多的收藏愛好者正加入其中。
【長沙收藏者】 開價81萬元也不賣
家住長沙市馬坡嶺和平小區(qū)的王先生是一名“骨灰級”的奇石收藏愛好者,他家里收藏了上萬塊從全國各地搜集來的石頭。
他依據(jù)石頭紋飾所形成的圖案,將這些石頭一一命名為“天線寶寶”、毛澤東雕像、手表、蠟燭、黨徽等。
王先生一有閑暇時間,便邀上三五好友去鄉(xiāng)下的河灘上撿石頭,至今家中石頭已有上萬顆。收藏的石頭也僅限于鵝卵石,因為“鵝卵石易得,更能體會發(fā)現(xiàn)的樂趣。”王先生說。
“曾經(jīng)有人花81萬元購買我手中的一顆形似鄧小平頭像的石頭,不過這是我家里的‘鎮(zhèn)宅之寶’,沒賣。”王先生說。
【市場】 身價連年上漲
“奇石”不僅能作為美化家居的裝飾物,近年來的投資和升值潛力也令人矚目。
日前,一個狀如“小雞出殼”的戈壁石被專家評估了1.3億元,據(jù)說收藏者十幾年前從農(nóng)民手上買回它時僅花了幾十元。而另一塊巴掌大小、神似老太太臉的戈壁石,專家評估9600萬元,2000年在昆明展覽時,開價才1萬多元。
長沙的羅勝是一家以石頭為經(jīng)營項目的老板,據(jù)他介紹,長沙的奇石收藏群體不算大,但有逐步擴張的趨勢,因為玩石頭的人越來越多,以石頭為經(jīng)營項目的門店已達上百家。 “由于石頭資源在日益減少,因此奇石的價格不斷走高。”
“以前是在河灘上撿石頭,現(xiàn)在河灘上的石頭被撿完了,只能去河里撈。”羅勝說。2008年,羅勝撿到了一塊水沖石,因為顏色非常漂亮,他打算自己收藏,給它的估價為500元。到了今年上半年,羅勝的一位朋友看中了這塊石頭,以3000元的價格購走,4年不到的時間,一塊小小的水沖石身價漲到6倍。
其實,國內(nèi)的賞石拍賣市場中,奇石藏品的拍賣價格更是節(jié)節(jié)走高,2011年,一塊標價為14萬元的“嶗山綠石”以48萬元的高價被拍走;2012年,一塊標價為16萬元的“靈壁石”以23.8萬元的高價被買走。
【解疑】“奇石”為何具有收藏投資價值
“奇石作為一種自然物質(zhì),自身具有何種價值,取決于特定時期特定人群的價值取向。”中國賞石網(wǎng)網(wǎng)站站長、湖南省珠寶玉石首飾觀賞石行業(yè)協(xié)會副秘書長唐自明介紹。
唐自明表示,奇石奇在每一件都是絕無僅有,它集天然性、唯一性、稀缺性、藝術性、不可再造性于一體,世界上其它任何物品都很難同時達到以上條件。
“精品奇石是不可再生性資源,受產(chǎn)地和存世量的局限,有枯竭客觀性存在,所以價值只會上升不會下降。再加之賞石可以反復消費而沒有損耗,隨著時間推移更能增值,可以代代相傳,分享千年”。
此外,奇石所代表的精品文化在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收藏者高品位的層次、涵養(yǎng)和格調(diào),因此被許多成功人士所青睞,進而推動了奇石價格的上漲。
新聞鏈接
去湖湘精品展
可免費鑒定藝術品
本報訊9月21日,省收藏協(xié)會將在長沙市曙光路曙光電子管廠舉辦“典藏湖湘——湖湘收藏藝術名品精品交易展會”798展場。9月21日-23日上午,省收藏協(xié)會文物司法鑒定中心將進行免費義務鑒定活動,感興趣的朋友可攜帶藝術品進行現(xiàn)場鑒定。
掃盲
《歲月》
現(xiàn)收藏于銀川的一名趙姓藏家手中,屬戈壁石類,約為成人拳頭大小,酷似一位西洋老婦人頭像,專家估價1億元人民幣。
《東坡肉形石》
出自內(nèi)蒙阿拉善左旗,如雞蛋大小。清康熙時供入內(nèi)府,現(xiàn)藏臺北故宮博物院。
《小雞出殼》
是一塊天然形成、價值億元的瑪瑙石,被譽為奇石界的國寶,專家估價1.3億元人民幣。
《中華神鷹》
高32厘米、寬18厘米、厚15厘米,重28斤,與成年雄鷹的大小比例相等,現(xiàn)收藏于張家銘手中,專家估價1.2億元人民幣。
觀點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nèi)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wǎng)絡資源。如若本站內(nèi)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lián)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