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救"非遺"奇石文化:尋找長江石最全攻略
搶救"非遺,這個高大上的帽子戴到撿石頭的腦袋上讓我們這些撿石頭的人感覺很欣慰,因為為我們正了名、豎了碑,不再是吃飽了飯沒事干的不務正業,也不再讓人誤會成"遠看像逃難、近看像討飯"的下三濫職業,至少一般人看到撿石頭的人不再那么詫異而鄙夷,友好的還會問一句"撿到啥寶貝沒?",瞧,撿石頭已經讓人知道是在撿寶貝了!
在我因為喜歡而撿石頭的時候,石頭除了砌墻填屋基一無是處,更談不上賣錢,家里開口閉口就是"吃飽了飯找不到事干么?"!
后來嘉州城里有家清華瓷廠生產外銷白瓷專門收購白石英,開始有少量農民撿白石頭,兩分到五分錢一斤不等,白石頭就是白石英石,我們本地叫"白火石",與我們川南一種方言諧音,意思類似不務正業干些沒正形的事;幾年后有廣西客來樂山撿奇石,我才知道這些稀奇古怪的好看石頭可以賣錢,一兩年后本地也有些人開始學起了撿石頭,這時候大約是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期,我已經撿了四五年了,家里堆滿了一屋子。
但這個時候的奇石也沒處賣,更沒有市場,這些早期撿石頭的人們便私下交流起來,幾元錢一個的買賣,到九十年代末期開始有外地人來收購,包括一些韓國、日本和港臺的客商,也是幾元、幾十元的交易,總算讓石頭有了出路,奇石市場開始出現并發展,但這種市場行為也是難以稱得上一種正經職業行當。
我由于讀書上學工作的原因,暫時告別了這個堅持了十多年的愛好,等到本世紀奇石產業最輝煌的時候葉落歸根的我回到家鄉樂山,并沒有介入那些熱火朝天的市場行為,依舊安安靜靜地撿著石頭,而這段時間正是奇石行業的十年黃金時代!
一路走到今天,奇石資源瀕臨枯竭,奇石市場逐漸萎縮,奇石價位兩極分化,賞石文化悄然興起!
賞石,作為一種文化傳承,勢必脫離不開石頭本身,而奇石資源來自我們的撿石頭。在資源瀕臨枯竭的今天,作為一個長江石者,有責任、有義務保護長江石、搶救賞石非遺文化,分享各自撿石頭的獨家秘笈!
撿石頭,看上去簡單得微不足道,但為何有的人撿到的石頭又多又好,而有的人一無所獲,有的人撿了幾十年平安無事,有的人剛學撿就這里受傷那里遇險,甚至有些人因為撿石頭致殘丟命!
這中間有運氣的成分,但更多的是技巧和訣竅,這是那些職業石農們的吃飯本事和生財之道!
想撿石頭的小伙伴們,人家那些職業石農修練的都是九陰九陽、洗筋伐髓,你我光練莊稼把式有用嗎?
別跟俺說你有運氣,運氣不能當飯吃!也別說你不靠石頭吃飯,只要你想撿石頭,而且想撿好石頭,足夠!
我生在河邊,長在河邊,樂山的山川河流幾乎跑遍,都是為了撿石頭,多年的撿石生涯積累了一些小經驗,愿分享給想撿石頭的小伙伴們。
一 做好撿石頭的物質準備
1 交通工具
如果是遠行,適合準備一輛汽車,最好選擇越野或皮卡、面包車之類,轎車跑車最好別去,野地環境容易壞車,貨車也不要去,撿裝太多石頭容易惹麻煩;
如果是附近幾公里十幾公里,適合小三輪、摩托、電瓶車之類,不建議自行車,因為要具備一定的裝貨空間;
車況要良好,油電要充足,車胎最好是真空胎,盡量避免在野外出現車輛故障的狀況,如果是河流河道中央潛水挖石的情況,還需裝備船筏皮艇潛裝之類的。
當然如果就在你家門前幾十米,徒步也可以。
2 撿石工具
翻挖石頭要用鋼鉤或小鐵鋤,建議做一個直徑8毫米左右長度一米到一點五米的鋼鉤,在不影響攜帶和使用的前提下盡量長一些,不僅可以鉤石,危急時還可以防身或自救,有時會遇到毒蛇野獸之類的意外,市場上賣的那種小鐵鋤在實踐中不適用;
清洗石頭要用水,必然少不了水桶、水壺之類的,可以自購或自制,而沖水壺就用飲料瓶在蓋子中間鉆個小孔就行,那些專用壓水壺容易出問題,有時候簡單的才是最有效的,在不好找水的地方建議多帶些水,最好是清潔干凈之類的甚至可以食用的清水,在飲用水不夠的情況下可以直接食用沖石清水;
撿到的石頭得用袋子裝起來最好,免得磕碰撞擊損傷,一般使用的是蛇皮塑料袋,有條件最好用麻布袋或棉布袋,既可以裝石頭還可以用來抬大些的石頭。還得裝備些繩子,可以拴口袋,特殊情況也有大用處,比如拖車用,比如掉到坑溝里。
3 食物和飲用水等生理必需品
較遠距離的野外撿石,有時真的是風餐露宿,吃飯喝水上廁所并不方便,食物最好是干糧水果之類便于攜帶保存的易速食品,飲用水可以帶飲料之類,衛生紙也要準備一些,這些生理需求物品的數量多少看時間長短和人員數量而定。
4 防護應急物品
出門在外,尤其是野外荒山野地、河谷深溝之處,天氣變化萬端,事情千變萬化,任何事情、各種狀況都有可能出現,必須做好防護工作,做好應急準備。
比如下雨,就得準備雨衣,最好是那種可以穿戴的服裝形式的雨衣,不要選擇那種連體雨披式雨衣,磕磕絆絆不利于行動,也不建議使用手撐雨傘或遮陽傘,占用了一支手。
需要露宿的情況下,應該準備簡易帳篷、強光手電筒、打火機、多功能刀具等。當然,現代社會里保證通訊的手機少不了,電源、話費要充足,呆的時間長的話可以備一個充電寶。
在環境復雜險惡的地區,要備一些外傷藥品,有老毛病易發作的要備一些相應藥物。
總之,出門撿石頭,準備工作要做好,安全防范要記牢,我們出去是撿石頭滴,不是去找罪受滴,更不是去作死滴!
二 撿石頭的時間選擇
1 季節性選擇
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看上去哪個季節都可以撿石頭,但每個季節有每個季節的不同,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喜歡的季節,但每個季節都是有利有弊,而撿石頭也有撿石頭的季節!
春天,萬物復蘇,百花盛開,陽光明媚,世界很美,但美麗的背后隱藏著無數危險,有些花草植物對敏感人群過敏,鮮花盛開的草叢中可能隱藏著對人造成致命傷害的毒蟲野獸,特別是毒蛇!
我曾經有一次撿石頭累了坐在一個大石頭上休息,起身的時候才發現石頭下一棵草下有一條毒蛇,嚇出了一身冷汗!
因為春天的動物們都渙發出春的激情,攻擊人類的概率非常高!
夏天,天氣變化大,出門一會兒可能就是烈日當空,隔一會兒可能就是傾盆大雨,是自然災害多發的季節,最容易出現的是洪澇,山區出現滑坡、垮塌、泥石流,平原出現江河暴漲、電站水庫開閘泄水,不少石友就是在夏天遇險遇難!
秋天,天氣蕭瑟,萬物凋零,植物枯敗,動物們進入了最后的瘋狂,也有不少潛在的危險威脅著人們的安全!
所以,四季中相對安全的季節是冬天,山上草枯葉落,河道水落石出,攻擊性動物如蛇類進入了冬眠,可以比較安全的撿石頭,但冬天寒冷,出門要做好防寒措施以防受涼感冒。
2 時間性選擇
撿石頭一般都是在白天,極少數勤奮的石友也有在夜里打著手電筒撿石頭的例子,但不提倡,因為危險性比較大。
一天當中有早、中、晚,中午吃飯時間,下午太疲勞,晚間天色昏暗,早上天明到中午最佳時間段,頭腦清醒、精神飽滿,盡量早一些,因為早起的鳥兒有蟲吃!
當然,季節和時間對不同的地區和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選擇,但盡量從有利于安全撿石的角度出發。
三 天氣選擇
天有雨雪風霜,日有陰晴不定,在惡劣天氣出現時盡量不要去撿石頭,如大風大雨中,如大雪大霧天。
適合風和日麗的日子,陰天沒有暴風雨跡象也可以,但最好的天氣是濛濛細雨天,不冷不熱毛毛雨,時間段最好的是暴風雨之后風住雨停的時候,石頭沖洗得特別干凈,一目了然,撿就完了!
四 地點選擇
1 河灘與河道撿石
選擇河流,要了解發源地的地質地貌特征,這樣對該河流石種石質有個基本的了解和掌握,比如說有些河流發源地和流經地缺乏好的地質條件不出產奇石,或者出現奇石的頻率和數量太少,去了也幾乎是白去,就不要去浪費時間精力。
要了解河流的水文特征和條件,比如流程、流速、流量、落差和水質環境狀況,一般流程短、水流緩、落差小、水質差的河流不容易出產品相好的水沖原石,這種河流也建議不要去。
然后要清楚上、中、下游各河段和彎道情況,上游石頭體積較大、水洗較差,下游石頭體量偏小、水洗較好,中游石頭適中、數量較豐,河流彎道處外側石頭較少、內側石頭較多,盡量選擇中游彎道內側地點撿石頭。
開發晚的地區,石資源豐富,河道撿石頭優先考慮河岸邊、河灘上,然后才是其它河位置。
在河道撿石頭,盡量避免落差大河道狹窄的地方和水流湍急深廣的地方,特別是那種河石灘特別寬廣的地點,一定要注意防洪防泄水,這些危險地點一旦出現突發狀況有性命之虞!
2 砂石采挖和堆放場地
挖石點和砂石場是撿石頭的主戰場,奇石主產區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奇石資源都來自這里,有料深、量大、品相好的特點。
在石友聚堆、危機四伏的采挖點和倒料場,一定要眼明、腳快、手勤、耳靈、警惕高、反應快,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在最短時間內及時發現奇石的同時快速奔過去迅速查審判斷取舍,否則奇石與你根本無緣,無論撿與棄都必須快速撤離,整個過程都要隨時注意挖掘機、裝載機和倒料卡車的工作狀況和運動方向以及石頭石堆的具體情況、彈跳軌跡,確保自身的人身安全,否則石頭沒搶到賠了夫人又折兵,在這種場所撿石頭,節奏快、危險性極高,受傷甚至致殘、丟命幾乎是一線撿石頭司空見慣的家常便飯!
這種場合,不適合初撿石頭者和單純的奇石愛好者,挖掘機、裝載機不停地工作,幾十上百輛來來往往的重型卡車不斷地倒料,不斷垮塌的石堆和四處彈跳的石子,幾十上百的撿石人同時蜂涌聚堆爭搶,這哪里是在撿石頭,純粹是在拼命呀!
采挖、倒料結束后,石場上堆起了高高的石堆,石場停止工作生產的時候,是撿石頭相對最安全、最理想的時刻。但就算在停工的砂石場撿石頭也不能掉以輕心,危險無處不在!
石場靜止狀態下撿石頭,最大的危險來自石堆的滑體和垮塌,主要是由于石堆過高而石料又太干燥,不要說是攀爬,有時候一點小震動或一陣風吹過都可能引起石堆大面積垮塌,我曾多次見過裝載機、運砂車甚至撿石者被垮塌的石堆瞬間埋沒得無影無蹤!
因此,在砂石場撿石頭,一方面不要太靠近工程工作車輛機械,尤其是這些設備的運動軌跡上,比如裝載機的前方、后方,是這種大型機械的盲區,還有就是車輛車輪的兩旁,車胎最易擠壓石塊造成石頭的彈跳,這種加速度形成的沖擊力不要說是人體的血肉之軀,就算你是花崗石腦袋也會像大鐵錘砸西瓜一樣稀巴爛!
另一方面,不要在長期干燥的時候靠近高度較高的石堆,更不要去攀爬,那不是石山處處埋人骨,那最終是死相難看!
3 路邊或廢棄的石場殘壩
在奇石產區的路邊、排水溝或廢棄的石場,由于關注的人相對較少,日曬雨淋之后,也會有驚喜出現,但由于人跡罕至,草木豐茂,也是蛇蟲出沒之所,要小心注意。
五 人員選擇
撿石頭,是一件快樂的事,也是一件辛苦的事,更是一件危險的事!快樂,要有人分享;辛苦,要有人分擔;危險,要有人救助!
所以,撿石頭要約小伙伴,要結伴而行,不要獨來獨往,一方面大家相互之間可以照看,判斷不明的時候可以及時交流溝通,遇到突發情況要相信團結就是力量!
小伙伴選擇誰和選擇幾個也要考慮,要選擇那種靠譜的親朋好友,要有一定程度的了解熟悉和較好的感情基礎,否則會讓你吃虧上當被忽悠甚至跳坑遇險,遇人不淑和擇友不慎都是一樣的道理,"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一起撿石頭的小伙伴不要太少,也不要太多,三人行是最好的組合。"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三個臭皮匠抵個諸葛亮",中國傳統文化里有豐富的營養,任何一句話都有其深刻的道理和現實的考量,我們要相信自己的老祖宗!
六 石頭的取舍
1 如何發現奇石
什么是奇石?那一定是區別于普通石頭的存在,怎么區別?料石,看質色;型石,看形質;畫面石,看對比度和線條。
不要糾結于奇石的尋找,真正的奇石一定是一眼醒目、一品舒心的,縱然在千萬石里,它也如鶴立雞群般引人注目!
所謂雁過留聲、人過留名、石過留影,真正的奇石要么直接孔雀開屏般展示在你面前,要么就如神龍般露出一鱗半爪讓你留意發現,只要耐心、仔細總會發現蛛絲馬跡!
而且,好的奇石極富靈性,絕不會甘心于默默無聞甚至在砂石場被粉身碎骨,它會特別小心又有意地向你透露出一些信息讓懂它的人發現!
2 奇石取舍的定位
奇石雖說是百里挑一、千里選一、萬里擇一的存在,但也要分個三六九等,也有渣渣兒、普品、精品、極品的區別,是一古腦兒打包還是擇優而選,這要取決于自身的條件和自我的定位。
如果你立志要做一個高端藏家,就必須堅持走精品路線,舍得放手,敢于放棄,對石頭要進行全方位評估,那種幾十米的渣渣兒、幾百米的普品石就留給石農和普通愛好者吧!
對精品的理解,不要聽石界某些人的忽悠,形象一定是前提,神似一定是關鍵,那些所謂"美在似與不似之間,意象、抽象才是精品!"的論述基本上都是忽悠,精品與否的標準只有稀缺性、唯一性、具象程度、形成難度、藝術性、文化性幾大方面的參考!
如果你只想走見石就是米的石農路線,不要去挑剔,大膽撿、大量撿,有看點就是米,有作用就是錢!
哪怕是幾元錢一斤的魚缸石、幾元錢一個的餅子石、幾十元一個的雕刻石,豆包也是干糧,螞蟻多了也可以吃象,渣渣錢多了也是財富!
奇石當中,百分之九十九以上都是渣渣和普品,哪有那么多精品,精品多了還稱得上精嗎?
石界中那些動不動就自稱精品、極品、神品報價幾個億、幾千萬、幾百萬、幾十萬結果一還價幾十幾百就成交的石頭,不客氣地說,要么是忽悠,要么是渣渣普品,要么就是弄虛作假的贗品!
有些石頭可能一時之間看不出具體明堂,但只要有型有線條,先弄回家再說,咱不走精品路線只走平民選擇,你看得懂看不懂沒關系,總有人看得懂、看得起,看上了總要出米,哪怕三五米也是錢!
如果你只是一個單純玩石的愛好者,也沒必要考量太多,用不著考慮價值幾何,喜歡就行,開心就好!
七 奇石分類裝袋
撿到的石頭要按渣渣石、好石頭的參考標準分類裝袋,不要把精品與渣渣混放一起,磕了碰了污染了都是天大的損失,拿回家也要分類擺放,否則一旦石頭多了以后再分類勞動量很大。
綜上所述,基本上算是我撿石多年的一些心得體會,但絕非金科玉律,甚至或許我見識太少、學識不夠、經驗不足,有班門弄斧之嫌,但拋磚引玉作為借鑒,相信對長江沿線撿石頭的朋友和其他流域拾撿水沖原石的石友會有一定程度的參考作用,誠如是,則愚心甚慰!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