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摩面壁九年的傳奇,竟然有這么多故事,你知道嗎?
禪宗祖師達摩在“一葦渡江”來到少室山之后,開始了自己的面壁之路,其實達摩面壁九年并非像常人說的那樣兒是一次“修仙之旅”,其中發生了很多心酸的故事,遭遇大火、豺狼虎豹的威脅,求法之路荊棘載途。
剛開始,達摩祖師面壁并非是全天式的,他也是白天面壁晚上下山到寺院中講經說法,過了一段時間,祖師面壁“上癮”,就開始整日面對石壁,盤膝而坐“閉目默語,明心見性”,這一坐就坐了九年。
達摩也是人,當他坐久了也會起來活動活動身子,伸拳踢腿活動筋骨,當他重新坐下面壁觀禪的時候,就能眼觀鼻、鼻觀心、心入定,排除一切惡念、雜念、邪念,一心不亂!
達摩一年四季的面壁,夏天是最難熬的,很多人都知道,山上蛇蟲鼠蟻很多,蚊蟲叮咬讓人難以忍受,有幾年的夏天達摩的臉上被蚊子叮成了瘡,但是他還能一心不動入定。有一次僧徒上山給師祖送飯,看到有一只豺狼趴在達摩祖師的肩上,長著血盆大口準備啃食達摩,徒弟連忙大吼一聲,喝退了那畜生,而達摩呢?仍然閉目念著“阿彌陀佛”。
又有一年寒冬,天冷草枯,山中突顯大火,火光瞬時將整個山洞包圍起來,又有大風起作,幾個僧侶頂著大風,往山上石洞去救達摩,到洞口一看,祖師仍然在那一動不動的面壁,而山火也奇怪的繞開了這個山洞。
達摩就是這樣坐,眼觀鼻、鼻觀心、心入定。整整“壁觀”、“禪定”了九年,困倦的時候他就會活動腿腳,所以創造了一套“心意拳”的雛形,所以后人臆測達摩創制了少林功夫,也并非是空穴來風。經過三千多天的“壁觀”,他面壁的石壁上顯現出一個人形,盤膝而坐、雙手合十的影子就刻在了石壁上。眾所周知,這個石洞就是著名的“達摩洞”,壁石就是“面壁石”。
很多人都知道禪宗達摩是少林祖師,但是他在晚年的時候也在洛陽的千望寺中料理佛事,圓寂后,少林寺的佛徒們為了紀念他,將達摩洞中的“面壁石”鑿下,運往山下放在少林寺中,名仕蕭元吉為“面壁石”撰寫了一塊“面壁石贊”的碑文,文曰:少林一塊石,都道士個人。分明是個人,分明是塊石。石何石?面壁石。人何人,面壁人。面壁佛,王孫面壁九年。經九年,面壁佛祖成。佛祖成,空全身,全身精入石靈。石肖形,少林萬古統宗門。
所以,這就是少林禪宗的淵源!
達摩面壁期間,還收了一位傳奇弟子,他在家時,身體孱弱,二十五歲還提不動一桶水,跟隨達摩學成歸來,成為一代大師,他就是二祖慧可。
你知道他是如何師從達摩的嗎?他投拜在達摩座下都有什么傳奇故事?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