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其友收集的“數字石”,由0-10組成。

任其友收集的木化石

任其友的房間堆滿大大小小各類奇石和化石,重約20噸。冉文/攝

10年前,他遭遇人生最大不幸——兒子開車不慎沖進長江。后來,他思念兒子經常在江邊轉悠,慢慢迷上撿三峽奇石。

10年里,他撿的奇石重約20噸,價值不菲。

前日,60歲的任其友再次萌發從云陽縣搬家回主城沙坪壩區的念頭。然而,受雇前來的貨車司機都搖頭嘆息:家具不多,非家具的三峽奇石至少要用三大卡車才能裝完。

“這些石頭都是我的寶貝。司機說再找幾個車來,隨便甩到貨箱里拉走就行了。我不干,萬一損壞了花再多錢都難修復。”司機走后,老任跟鄰居講,此前三次搬家未遂的原因,跟這次一樣。

鎮宅之寶

奇石湊齊“0—10”

現在,任其友租住在云陽縣城望江大道附近一條陋巷,堆奇石的房屋約50平方米。與此同時,這間屋也是老任的謀生場所——私人診所。

這間房除了床、灶等基本生活用具,更多的是隨處可見、僅少數作簡單分類的奇石。屋角、床下、診病小桌……只要有空地,都堆放著形狀各異的石頭。

“上個月,我終于撿齊了鎮宅之寶。”老任自豪地從靠墻角落提出一個塑料口袋,把一些拳頭大小的石頭倒在小桌上。隨著他把一塊塊石頭擺放妥當后,圍觀眾人嘖嘖稱奇:石頭上的天然花紋,逼真地展現出阿拉伯數字——從0到10。

老任撿的寶貝中,有一對石頭酷似男女生殖器。除此之外,老任的房內還堆著其他寶貝:20多塊漢磚、明顯可見屬古生物的爬蟲石頭、英文字母圖案的卵石,至于像猴、龍等生肖圖案的卵石更是數不勝數。

房內奇石有多少?老任說,具體數量沒統計,但每次前來準備搬家的司機,不約而同估計出相同數據——約20噸。

撿石初衷

中年喪子尋寄托

老任說,他住這間租賃屋已經5年。之前5年,他在云陽縣云安鎮、白水鄉租房住。現在,他撿奇石已經10年。

老任的朋友李愛華說,老任未撿奇石前,對隨處可見的石頭毫無興趣,全部精力都投入到開診所養家糊口上。然而,1999年,老任經歷白發人送黑發人的人生悲劇后,痛不欲生的他才開始用撿奇石尋找生活寄托。

“那年,我兒子剛從大學畢業兩年。他買了一輛車載了幾個人,開到長江邊一座橋時,人和車都沖進了江里……我頭發不曉得掉了好多,人也老了一頭。后來,我沒事就到兒子出事的

江邊轉悠,偶然發現腳邊有些石頭很有意思,就好奇地撿回來。那時,我想這些石頭可能是兒子留給我的念想。”

出乎意料的是,隨著奇石越撿越多,老任對此不能自拔了。

巫溪大山中的不知名小河、巫山大寧河、長江邊……只要老任覺得有奇石或聽說出奇石的地方,他都會帶著工具前往。他餓了吃干糧,渴了喝河水,甚至夜里也打著手電在齊膝深的水里摸石頭。老任坦言,2000年撿石迄今,他再也沒回過在主城沙坪壩的家。為此,很多人叫他“石瘋子”。

奇石不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