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奇石甲天下”,人們只要一說到柳州,就會很自然地聯想到奇石。柳州也因此而被世人稱為天下“奇石之都”。

歷史悠久

柳州的奇石文化歷史悠久,據考證可追溯至唐代甚至白蓮洞原始柳州人時代(片中疊出白蓮洞、柳侯祠、柳宗元塑像),而唐代著名文學家柳宗元則成為開柳州賞石文化先河之人,古往今來許多歷史文化名人也紛紛為柳州的奇山怪石留下了詩文筆墨。

奇石文化在柳州的產生是與其得天獨厚的自然地理環境分不開的。大自然的獨特賦予為柳州石文化的產生、發展提供了深厚的基礎和必要的條件。柳州一帶秀山麗水,蘊藏豐富的奇石資源,自古以來盛產奇石、怪石。柳宗元在他的《山水記》中提到:“龍壁其下,多秀石可硯。”他還親自采石為硯,送給友人唐代另一位著名文人劉禹錫;還制成石琴,贈與好友衛次公。這可以說是柳州玩石的最早記錄。韓愈的《羅池廟碑》中也以“白石齒齒”來說明柳州山石之奇。

當代柳州人玩石最早于上世紀60年代,盛行于90年代至今。早在六十年代初,柳州市有關部門就開始以柳州盛產的山石為材料制作盆景,經廣交會出口到國外。期間,又克服各種干擾,在國內率先恢復石玩盆景生產,1973年,在廣交會上,柳州奇石《龍泉飛瀑》以2.9萬元成交,這是柳州奇石首次顯示自己獨特的商業價值。

柳州人玩石首先是由賞玩盆景山石開始的,然后擴展到本地和國內各地出產的各類水石。據有關資料,當前國內已知道的觀賞石種大抵可歸入九大族群約24類;柳州除“風石”(如風礪石、戈壁石類)和“隕石”兩大族群約4~5個大類尚未發現外,其余幾乎都有出產。

別致的地理特點,優越的區域位置,秀美的山川地貌,悠久的賞石歷史,使得柳州成為一方孕育著中華賞石文化的熱土,千姿百態的精美奇石,以其豐富的資源、卓越的品質和堅實深厚的人脈基礎而飲譽海內外。

何為柳州奇石

習慣上,人們將由柳州人開發和推出的各類奇石稱為“柳州奇石”,這是當代中國奇石一個十分獨特、絕無僅有的文化現象。與其它地區的奇石不同的是,柳州奇石并不僅僅說的是柳州本地出產的奇石,它有著更廣闊的涵義。從地理上說,柳州奇石是指在柳州及其周邊這一大環境中所產生的奇石,如三江石、墨石、彩霞石、來賓石、卷紋石、彩陶石,以及地理環境自然延伸的大化石、摩爾石、都安石、天峨石等。從資源開發上說,凡由柳州人首先發現、開發并在柳州這一奇石大舞臺中得到最隆重的推出而名揚天下的奇石習慣上都被人們稱為柳州奇石。柳州賞石人不保守,敢于創新,追求新事物,他們不滿足于開發本地石種,他們探索新石種的足跡遍及祖國的大江南北,甚至于海外。即便是世界海拔最高的青藏高原也留下柳州賞石人的足跡。在柳州人眼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只要是優秀的奇石,就可以為我所玩,并將它們推廣出去。

柳州奇石采天地之精華,以自然天成論上品,按“形、質、色、紋、韻”五大要素評價其與生俱來的優點,這就是說柳州奇石是以奇特的造型,鮮艷的色彩,美麗的紋理,優秀的質地,絕無雷同的個性而為其特點,以十二字概括就是:形奇、色美、質佳、紋麗、座雅、名切。柳州奇石的風格主要體現為注重內涵和意境,強調石座協調,追求“形、質、色、紋、韻”和諧完美。

當代柳州賞石文化之所以能在國內外獨樹一幟,歸結于柳州人在長期的賞石實踐中,在學習和繼承我國優秀傳統賞石理論的同時,根據地方資源的開況和自身的玩石體驗,總結出了一系列新的賞石審美原則,形成了自己的賞石觀或理論框架,為中國賞石文化注入了新的內容和發展動力。

奇石文化之城

柳州,是開啟中華當代奇石文化先河的城市,最早出現規模化的奇石市場,最早開辦奇石文化展覽館,擁有著全國最齊全的奇石專類館藏,堅實的群眾賞石基礎讓其成為最具奇石文化氛圍的城市,敢于探索、求變的柳州還是最早走出去舉辦奇石展的城市,最早創辦奇石報刊雜志。一個又一個的最早讓人們只要一說到奇石就會很自然地想到柳州,這個當代奇石文化的急先鋒,這個全國乃至亞洲最大的奇石集散地,將各方的奇石匯聚一堂。在柳州你可以接觸到最新的賞石文化理念,可以了解到最準確的奇石交易走向,這里為天下石友搭建了最絢麗的賞石文化大舞臺,樹立起了最精準的奇石市場風向標。

熱愛自然、崇尚文化美好品質的柳州人將石玩藝術看作是自己的最愛,喜愛玩石的人眾多,奇石文化已經成為城市中一道極其亮麗的風景線,群眾性玩石、賞石、藏石、論石、品石蔚然成風。走在城市間你會發現無論是街道、賓館、飯店、商店還是企事業單位以至家庭處處點綴著秀麗的自然奇石。有人曾形容柳州的賓館飯店,倘若沒有奇石點綴和裝飾,這樣的賓館飯店是不上檔次的。確實,在柳州,奇石文化就是一種風雅,一種品位,它是這個城市最突出的一種文化象征。

據統計,柳州的奇石愛好者已達5、6萬人之多,家庭藏館近百家,企業館數十家。改革開放后特別是從上世紀九十年代起,柳州的奇石文化得到迅猛發展,形成了以八桂奇石館、魚峰石玩精品館、中華園以及馬鞍山奇石市場、柳州奇石城、中華石都、柳州賞石市場等發展格局。

奇石文化意義深遠

柳州國際奇石節——中國賞石界規模最為宏大最具影響的奇石盛會,從1999年創辦起,每隔兩年舉辦一次,今天它已經成為一個天下石友共同相約的傳統節日和歡聚的盛會。在這一盛會里,無數來自海內外的精美的奇石,群英薈萃,星光閃耀,向世人展示它們的千般神韻和萬種風情。它似乎在向人們傳頌著這樣一個美麗的傳奇——“精美的石頭會唱 歌”。在2006年11月舉辦的第四屆柳州國際奇石節,中國觀賞石協會、中國收藏家協會聯合向柳州授予了“奇石之都、文化名城”榮譽稱號,這是中國賞石界對柳州奇石的最高肯定和評價。

柳州奇石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已經走向全國,走向世界,使柳州成為天下“奇石之都”。柳州賞石文化已經成為賞石界人所共認的中國當代新賞石文化的主要代表,并在中國賞石文化發展歷史中占據了極其重要的地位,它徹底改變了延續了幾千年的中國賞石文化理念和模式,它的引領時代新潮流,開辟文化新路子以及它的包容性、跨域性、進取性使中國當代賞石文化呈現出異常活躍的局面,由當代柳州奇石文化為發端,輻射到國內和國際,中國賞石文化的發展從未產生過像今天這樣的影響,大江南北奇石文化如雨后春筍蓬勃發展,而且,柳州奇石與經濟的相結合,也給許多地方以啟示和借鑒,并帶動更多的城市學習柳州。可以這樣說,柳州奇石既打破了傳統奇石的靜止性、保守性、單一性,使其與現代人思維和現代藝術緊密結合,將奇石更近地推向藝術的最高殿堂,同時,它也打破了傳統奇石的純粹賞玩性,而使奇石賦予了更多的經濟色彩,從而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服務。

小鏈接:

當代中國最著名的奇石基本出自于柳州奇石。

三江紅彩玉石:質地堅硬細密,玉潤典雅,色彩豐厚、寶氣、艷麗,氣韻獨特生動。它獨特的“紅”,仿佛惟有柳州的秀麗水色才能滔洗出這么美麗動人,有人曾形象地把它形容為“中國紅”,從而把國人濃厚的傳統文化情結賦予了三江石。

彩陶石:有如翡翠般生艷,宛如金子般泛輝,它那一種無與倫比的多重色調和瑩瑩細潤、如幻如真的瓷質感就似唐三彩一般,折射出永遠不衰的優雅韻味。聰明的柳州玩石人為之取了一個古意而風雅的名字“彩陶石”。精美無比的彩陶石的出現,就如天邊出現的一抹朝霞,給中國賞石界迎來了燦爛的朝陽。

卷紋石:仿佛出自上帝之手,它富有節律的肌理,飄逸流暢的線條,靈動神異,變化莫測,匪夷所思。

大化彩玉石:是上帝賜予人間的最豐厚神異的禮物,它那種風華絕色般的美無論你怎樣形容都不過分。沒有一種奇石能夠像大化彩玉石那樣集“萬千美色”于一身,她那嫵媚驚魂、華貴豐姿、萬種風情,給人的視覺和觸覺帶來一種前所未有的體驗和。你無法抵御這樣的誘惑,它刺你眼,掏你心,驚你魂,讓你魂牽夢縈,心癡神往。美倘若到了極至便只能是夢里的幻物了。

摩爾石:實實在在完全出自于自然的天工之作,沒有一種奇石能像摩爾石這樣讓人透心感受到那種人類藝術創造的美。這是一種極具歐洲當代抽象雕塑大師亨利·摩爾作品風格的奇石,也正因此,柳州人給其命名為“摩爾石”。它純凈富有青銅韻味的顏色,圓潤婉轉流暢的線條,柔和舒展奔放的塊面,充滿彈性和張力的肌理,塑造出具有現代雕塑韻致的形體,在形式表現上,它簡約、抽象、夸張、大氣、優美而又顯得奔放、超脫,象征意味濃厚,令人賞之蕩氣回腸,心中自然會激發出一種崇高的情感沖動。

“柳州奇石”以兼容并蓄、海納百川的博懷將天下奇石盡擁懷中。這就是“柳州奇石”的魅力所在,它所具有的巨大包容性、深厚的承載力讓世人驚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