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奇石》親子行
因為一篇課文《黃山奇石》,我和天天踏上了開往黃山的高鐵。路上一個半小時剛好用來看沒有看完的紀錄片《大黃山》。
(紀錄片截圖)
紀錄片分為《人間仙境》、《生靈天堂》、《石破天驚》、《筑夢徽州》、《山水畫卷》、《秘境之地》6集,全景展示了黃山和徽文化之美。畫面精美且頗具視覺沖擊力,讓天天對目前中國惟一的集世界文化遺產、世界自然遺產、世界地質公園三頂桂冠于一身的世界級風景名勝區黃山又多了一份向往,而不僅僅是最初單純的對課文中描述的黃山奇石的好奇。
當晚在山腳的溫泉景區住下,睡前一起讀爸爸事先幫忙打印的黃山相關詩詞。有李白的“我宿黃山碧溪月,聽之卻罷松間琴。” 有余鴻的“雙壁如門霞是障,群峰拔地筍成林。” 有張冠卿的“路盡清溪逼畫圖,亂云深處插天都。” 還有釋島云的“峰峰寒列簇芙蕖,靜想嵩陽秀不如。”
(李白《山中問答》網絡截圖)
我建議挑一首最喜歡的一起背誦。從床前明月光開始,天天就喜歡上了李白,不出所料的地挑了李白的《送溫處士歸黃山白鵝峰舊居》。全詩較長,我們決定節選正面描寫黃山的前四句:
黃山四千仞,三十六蓮峰。
丹崖夾石柱,菡萏金芙蓉。
(圖片來自網絡)
第二天我們并沒有著急上山,而是參觀了云谷寺附近的黃山地質博物館和溫泉景區的觀瀑樓。
(圖片來自網絡)
黃山地質博物館以普及黃山地學知識、生物知識、歷史文化為目的,是黃山世界遺產和地質公園的重要科普教育陣地。除了各類地質標本和動植物標本,還有時空隧道展示黃山從海洋走向陸地、從遠古到當今的地貌變遷,令人印象深刻。
而最讓天天念念不忘的是VR體驗館。盡管之前體驗過很多次虛擬現實,從過山車到空中跳傘到海底世界,天天還是認為VR游黃山最好玩,仿佛騰云駕霧御風而穿行于諸峰之間。
(觀瀑樓前)
黃山觀瀑樓就掩映在我們入住的溫泉景區樹林中,是一座宮殿式的兩層建筑。1979年7月鄧小平同志視察黃山即下榻于此樓。在這幢小樓里,小平同志發表了重要談話,闡述了改革開放的恢宏思想并指明了黃山旅游事業發展的方向。該建筑2004年10月被公布為安徽省文物保護單位。
(觀瀑樓內懸掛的鄧小平同志講話記錄)
(正在溫泉景區做“科普“的天天)
騰云駕霧穿行于黃山諸峰之間的VR體驗和鄧小平爺爺游黃山的故事,讓天天對登山迫不及待了。第二天一早,從云谷寺纜車上山,第一站始信峰。
始信峰在黃山北海散花塢東,凸起于絕壑之上,為36小峰之一,海拔1683米。相傳明代黃習遠自云谷寺游至此峰,如入畫境,似幻而真,方信黃山風景奇絕,并題名“始信”。后漸聞名遐邇。
此后依次登獅子峰,過排云樓至光明頂。對照著課文《黃山奇石》的介紹,天天一路忙于發現奇石和取名,樂此不彼。
(猴子觀海,天天觀猴)
(望妙筆生花石)
午飯后開始下雨,終于看到云海的天天樂得手舞足蹈。
接下來從天梯往蓮花峰進發。正下雨,穿著五顏六色雨衣的人們看起來像彩珠繞在山間。天梯名不虛傳,天天的腳步正顯沉重,來了一只不速之客。在《大黃山》中看過介紹的天天立馬認出來是黃山短尾猴。
猴子給游客們帶來了歡樂也給天天帶來了新的動力,繼續向蓮花峰進發。
路遇一對年輕夫妻帶著兩個小男孩,大的5歲小的不到3歲。這兩個努力爬山的“同類”感染了天天,開始采用我們的登山秘訣(兩步一呼兩步一吸)快速前進,終于在微雨中登頂。
山頂云蒸霞蔚氣象萬千妙處難與君說,借照片一張贈與君同游。
(蓮花峰頂)
下山的過程中,我和天天討論彼此的最深印象,他的回答出乎意料:挑山工。并問我:為什么不用纜車來運送貨物?為什么不用機器人來運送貨物?為什么還有人忍心坐他們抬的轎子?為什么…
(圖片來自網絡)
晚上睡前,我問天天:明天一早媽媽要起床看日出,你是在賓館休息還是跟我一起?答曰當然一起!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